💡 深夜,沈阳某企业主因“挂靠代缴社保”骗取失业金被刑拘,家属焦急涌入本地律师直播间求助:“只是省点成本,咋就成诈骗犯了?”近年来,沈阳保险诈骗罪案件激增🔥,超60%涉及失业保险、车险骗保等“灰色操作”,而直播间正成为法律救援第一站。
一、保险诈骗罪的沈阳认定标准(3大核心)
“非法占有目的”是关键
通过虚假劳动合同、伪造离职证明骗取失业保险,即便已退还资金,仍可能被追责。重点看行为持续性:如多次操作或团伙作案,直接推定主观恶意。
金额与情节的刑期分水岭
5万以下:拘役或单处罚金
5万-50万:3-10年有期徒刑
50万以上:10年以上至无期
▶️ 沈阳某案例中,代办公司协助23人骗保18万元,主犯被判7年。
单位犯罪 vs 个人责任
企业默许员工骗保需双罚:单位罚金+直接责任人刑责。辩护核心在于证明“非管理层决策”或“无违法所得分配”。
二、直播间曝光的4类高风险行为(附真实案例)
⚠️ 这些操作正在被沈阳警方严查:
行为模式 | 法律定性 | 案例后果 |
---|---|---|
挂靠公司代缴社保后骗失业金 | 诈骗罪/保险诈骗罪 | 沈阳某中介涉案87人移送检察院 |
车险伪造事故现场 | 保险诈骗罪 | 修车厂老板获刑4年罚金20万 |
医疗险虚构病史 | 诈骗罪 | 夫妻骗保32万被判缓刑+全额退赃 |
企业套取工伤补助 | 单位犯罪 | 公司罚50万,HR主管刑拘 |
💡 律师观点:
“许多中小企业主误以为‘行业潜规则’不涉刑,但辽宁法院近三年保险诈骗案量刑增幅达17%📈,合规审查不能再赌概率!”
三、涉案后的自救指南(3步保自由)
刑拘24小时黄金期
立即退还全部违法所得(转账记录留证)
委托律师提交《不予批捕申请书》,重点说明“初犯+退赔+无社会危害性”。
认罪认罚的博弈策略
审查起诉阶段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刑期可降20%以下
但需警惕:若证据链存疑(如聊天记录证明“不知情”),坚持无罪辩护。
企业主的双重防护
个人辩护:主张“非实际受益人”(如未分赃)
企业止损:立即启动合规整改,申请监管考察。
四、企业刑事合规的3道防火墙
✅ 事前风控清单
每季度审计社保/保险申报材料
禁用“阴阳合同”“挂靠代缴”等操作
合作方背景调查(重点查失信记录)
✅ 员工培训雷区
❌ “合理避税技巧”培训
⭕ 替换为“刑事红线案例解读”(附沈阳本地判例)
✅ 危机响应机制
发现被调查时:
冻结相关资金账户
封存内部沟通记录
立即联系刑事律师介入(避免销毁证据罪)。
结语:法律不纵容“侥幸”,但给自救者留门
沈阳某食品厂老板老张的教训📌:因财务人员骗取失业金11万元,他连夜观看律师直播后退还资金、主动配合审计,最终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记住:
“合规成本永远低于刑责代价,而专业救援每快1小时,自由就多一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