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刑事律师华哥:走私案件辩护如何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走私案件中,“罪责刑相适应”是辩护的核心难点!程全华律师(粉丝称“上海华哥”)作为上海精诚申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凭借10年公安经验与刑事辩护专长,提出“政治问题的技术处理”理念——将政治问题法律化、法律问题专业化、专业问题技术化,为当事人争取最优结果。
🔍 一、走私案件的核心争议点解析
对象定性之争
以穿山甲走私案为例,争议聚焦于冷冻死体应认定为“野生动物”还是“制品”:
▶️ 若认定为“野生动物”,量刑以数量为标准(如16只以上可判10年以上);
▶️ 若认定为“制品”,量刑以价值为标准(价值20万以上属“情节特别严重”)。
华哥观点:从立法目的出发,活体与死体均需侵害一只穿山甲生命,按“野生动物”定罪更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证据链薄弱环节
走私链条涉及境外组织、跨境运输、境内销售等多环节,关键证据易被销毁或隐匿;
华哥团队注重资金流水、通讯记录、货物流向的三维印证,破解“另案处理”同伙的责任规避。
⚖️ 二、实战辩护策略:3步技术化处理
第一步:推翻检方定性逻辑
例:穿山甲去鳞去内脏后,检方常按“制品”起诉。辩护需提交生物学鉴定报告,证明其仍具备完整生物特征,引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保护范围。
第二步:量化责任分割
涉案角色
辩护重点
货主(主犯)
推翻“实际控制人”认定
运输者(从犯)
强调受雇性质,不知情
买家(未遂)
证明未实际收货,无社会危害性
第三步:认罪认罚的精准运用
利用86.9%的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通过量刑协商争取降档处理(如“特别严重”降至“严重”)。
🌐 三、2025年刑事司法新趋势:数据与政策
严打领域:
网络犯罪(电信诈骗、洗钱)年涉案32.3亿💰;
金融犯罪(虚拟货币洗钱、内幕交易)同比上升34.9%。
人权保障突破:
最高法宣判598人无罪,再审改判83件✅,律师需强化证据合法性审查(如刑讯逼供排除)。
💎 结语:辩护的本质是平衡正义与技术
程全华律师认为:“刑事辩护不是为犯罪开脱,而是让每份判决经得起法理与人性的双重检验。” 面对新型犯罪手段,律师既要心怀‘国之大者’,也要将政治诉求转化为技术性法律论证,这才是当代刑辩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