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劳动法
  3. >

刑事律师陈斌经典案例解析:诈骗罪如何改判轻罪及取保候审实战指南

🔍 引言:为什么专业刑事辩护能改写案件结局?

当亲人突陷刑事案件,家属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是​​快速取保​​、​​避免重刑​​,还是​​争取无罪​​?答案往往三者兼具。然而,普通人对法律程序陌生、对证据链漏洞缺乏敏感度,甚至可能因“捞人”心切陷入二次诈骗陷阱。陈斌律师的案例库,恰恰为这些痛点提供了​​多维解法​​——从死刑改判、诈骗定性推翻,到37天黄金期取保,每一步都关乎自由与人生。


⚖️ 一、罪与非罪:精准定性决定案件走向

​▍案例1:邮币卡诈骗→非法经营罪(刑期减半)​

刑事律师陈斌经典案例解析:诈骗罪如何改判轻罪及取保候审实战指南

  • ​核心策略​​:穿透“欺诈表象”,锚定金融本质

    刘某某案中,控方指控其团伙通过微信群诱导客户投资邮币卡,造成1600万损失,构成诈骗罪(量刑10年以上)。陈斌律师抓住两大破局点:

    ✅ ​​交易真实性​​:价格波动无造假,投资建议≠欺骗;

    ✅ ​​法律定性​​:无期货资质却经营期货业务,本质是非法经营罪。

    → 结果:刑期从10年+降至6年,罚金50万。

​▍启示录​

经济犯罪中,​​行为本质​​比主观动机更影响定罪。律师需精通金融规则,拆解“形式合法但实质违法”的模糊地带。


🛡️ 二、生死之间:死刑改判的黄金辩护点

​▍案例2:故意杀人案“枪下留人”​

  • ​绝地反击​​:程序违法+证据链断裂

    张某被控入室杀人判死刑,陈斌团队发现:

    ✅ ​​关键物证缺失​​:凶器未找到、血印DNA鉴定人应回避未回避;

    ✅ ​​动机存疑​​:被告与死者无矛盾,现场脚印暗示第三人。

    → 结果:发回重审改判死缓,保命成功!

​❗ 生死案三大铁律​

  1. ​程序正义​​:取证违规可直接推翻结论;

  2. ​科学反证​​:混合DNA需排除污染可能;

  3. ​动机论证​​:无因果关联=合理怀疑突破口。


🔓 三、取保候审:“黄金37天”实战指南(家属必看)

​▍案例3:“捞人型”诈骗案37天取保​

曹某因承诺“减刑退费”被控诈骗,陈斌律师从四步破局:

✅ ​​破除欺骗意图​​:合同明示“失败退费”,属风险约定;

✅ ​​否定非法占有​​:部分款项用于实际服务,非挥霍;

✅ ​​切断因果关系​​:合同经转介绍签订,无直接欺骗行为。

​⏰ 取保候审行动清单​

阶段

动作

目标

​拘留3日内​

委托律师会见+沟通案情

阻断诱供、逼供风险

​7-14日​

提交无社会危险性论证材料

避免批捕

​20-30日​

退赔谅解书+赔偿协议

降低社会危害性


🧩 四、无罪辩护:程序正义的坚守与突破

​▍案例4:强奸案无罪(4年冤狱平反)​

卢某被控强奸判刑3年,陈斌律师坚持:

✅ ​​证据造假​​:办案人员伪造有利证据、篡改不利记录;

✅ ​​关键复原​​:重启手机聊天记录,证明女方自愿。

→ 结果:终审改判无罪,司法系统启动追责程序。

​💡 无罪案共性​

  • ​程序违法​​:讯问地点违规、证据原件缺失;

  • ​客观证据薄弱​​:依赖口供、证人证言矛盾;

  • ​律师韧性​​:多次上诉、死磕证据链闭环。


📌 五、刑民交叉:经济纠纷≠刑事犯罪

​▍案例5:370万借款被控诈骗→无罪​

胡某某因借款未还被诉诈骗,陈斌律师提出:

✅ ​​担保有效性​​:所有借款均有保证人,属民事担保责任;

✅ ​​还款意愿​​:立案前已还100万,非恶意占有;

✅ ​​经营实况​​:资金用于宾馆、KTV等实体,非赌博挥霍。

​⚠️ 罪与非罪三底线​

刑法谦抑性原则:​​能用民法解决的,不动用刑法​​。


🌟 独家视角:刑事辩护的“三重博弈”

  1. ​技术博弈​​:吃透金融、税务等跨领域规则;

  2. ​程序博弈​​:用“排除非法证据”逼控方补证;

  3. ​心理博弈​​:家属焦虑时,警惕“捞人诈骗”(如承诺关系案)。

陈斌金句:​​“律师的坚守,是在无所希望中唤醒职业共同体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