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劳动法
  3.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辩护技巧解析:从刘凯律师实战案例看有效辩护策略

💼 ​​税票红线危机:企业为何总在“虚开”陷阱中栽跟头?​

随着金税四期全面上线,涉税犯罪案件激增,企业因“虚开增值税专票”被刑事指控的风险陡增。许多经营者陷入误区:​​行政违法≠刑事犯罪​​!行政法上的“虚开”涵盖开票信息不符等行为,而刑法中的虚开专票罪需以​​骗抵税款为目的​​,且造成国家税款损失结果​​。这一认知偏差,正是企业踩雷的核心痛点​​。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辩护技巧解析:从刘凯律师实战案例看有效辩护策略

⏹️ ​​一、行政法VS刑法:虚开的“双重面孔”​

▫️ ​​行政法虚开​

  • ​范围更广​​:包括“未实际经营而开票”“开票信息与业务不符”(如商品名称、金额错误)

  • ​后果​​:1万元以下虚开→罚款5万内;超1万元→罚款5-50万,构成犯罪才移送司法

▫️ ​​刑法虚开​

需同时满足两大要件⬇️:

  1. ​主观目的​​:以骗抵税款为核心意图(如伪造抵扣凭证)

  2. ​客观结果​​:造成国家税款实际损失

📌 ​​关键转折​​:2024年两高新规明确——​​为虚增业绩、融资等非骗税目的,未导致税款损失的行为不构成本罪​​!

✋ ​​二、4类高危行为模式与辩护突破口​

​行为模式​

​风险等级​

​有效抗辩点​

无实际业务虚开

⚠️⚠️⚠️⚠️

举证无骗税意图(如对冲平账)

有业务但超开金额

⚠️⚠️⚠️

区分“违规开票”与“刑事诈骗”界限

虚构交易主体开票

⚠️⚠️⚠️⚠️

挂靠代开的合法性认定(法研58号复函)

篡改发票电子信息

⚠️⚠️⚠️⚠️⚠️

技术性错误与故意犯罪的证据切割

💡 ​​经典参考​​:刘凯律师代理的挂靠代开案件中,​​最高法明确“实际销售货物+被挂靠方开票”不属于虚开犯罪​​,此类案件应坚决做无罪辩护!

🔍 ​​三、无罪辩护三大黄金策略​

1️⃣ ​​目的正当性论证​

  • 收集融资合同、财报等,证明开票仅为​​融资增信、上市合规​​等需求,​​排除骗税故意​

  • 案例:A公司与B公司“对开专票”100万元,实际用于银行贷款审批,未抵扣税款→​​不起诉​

2️⃣ ​​挂靠代开的合法化操作​

  • 步骤1:签署书面挂靠协议,明确​​经营资质借用关系​

  • 步骤2:保留货物交割单、物流凭证等​​实际交易证据​

  • 步骤3:确保​​资金回流路径与交易匹配​

3️⃣ ​​税款损失结果的反驳​

  • 调取税务稽查报告,证明​​未实际抵扣​​或已​​补缴税款​

  • 对比企业纳税总额,说明​​整体未造成税收减损​

⚖️ ​​四、量刑辩护的“五阶梯”法​

若无罪辩护空间不足,立即转向​​罪轻辩护​​⬇️:

  1. ​主体身份辩​​:将自然人犯罪转为单位犯罪→​​责任人刑期降档​

  2. ​行为性质辩​​:指控“虚开”实为“代开”(有真实业务基础)→​​改变定性​

  3. ​金额拆分辩​​:剔除未抵扣部分或关联方重复计算金额

  4. ​功劳转化辩​​:主动补税+检举产业链上游→​​重大立功​

  5. ​时效技术辩​​:利用​​刑法第12条​​跨法犯从旧兼从轻原则

🌰 ​​刘凯律师实战技巧​​:某虚开案中,通过举证客户曾向税务部门​​报备开票异常​​,成功将“故意犯罪”转化为“操作失误”,刑期从10年降至2年!

🎯 ​​五、给企业的3条救命指南​

  1. ​合同防火墙​​:交易链中必须约定“​​三流合一条款​​”(货流、票据流、资金流)

  2. ​危机响应包​​:收到《涉税事项告知书》后,72小时内完成:

    • 冻结已开未抵扣发票

    • 委托律所出具​​法律风险意见书​

    • 主动提存争议税款

  3. ​合规审计矩阵​​:

💎 ​​核心认知​​:​​税票合规的本质是交易真实性的证明艺术​​。企业需构建“法务+税务+技术”的三维防线,而律师的价值在于——​​用刑法构成要件思维,破解行政监管的泛化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