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亲人突然被刑事拘留,多数家属的第一反应是慌乱无措:“律师在公安、检察院、法院阶段能做什么?”“认罪认罚到底签不签?”——这些疑问背后,是普通人对刑事诉讼流程的陌生与对法律风险的恐惧。江西刑事辩护律师柯良,凭借十余年刑事辩护经验,尤其擅长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阶段构建精细化辩护策略。今天,我们从实务角度拆解他的方法论,直击当事人最急迫的需求痛点。
🔍 一、刑事辩护三阶段:律师如何“破局”?
柯良律师在2021年青年律师培训中强调:阶段不同,辩护重心截然不同。
公安侦查阶段:黄金37天
会见权是核心武器:律师可第一时间接触嫌疑人,了解案情细节,避免诱供、逼供(家属无权会见)。
风险规避实操:
✅ 同步审核笔录与同步录音录像一致性
✅ 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
柯良观点:“会见不只传递关怀,更是固定无罪/罪轻证据的关键窗口。”
审查起诉阶段:量刑协商的博弈场
通过阅卷发现证据漏洞,例如:
物证链缺失
证人证言矛盾点
程序违法线索
认罪认罚的攻防策略:
(柯良曾在一起非法经营案中,通过量刑协商将刑期从5年压至2年半)。
法院审判阶段:决胜法庭的四大技巧
环节
传统做法
柯良团队优化策略
质证
泛泛质疑证据效力
聚焦非法证据排除
法庭辩论
法理阐述为主
类案判决对比
量刑辩护
简单求情
精细化计算模型
风险控制
忽视程序瑕疵
程序违法上诉留痕
⚠️ 二、认罪认罚案件:90%当事人忽略的3个风险
柯良在培训中指出:“认罪认罚≠盲目签字!”需警惕:
量刑建议的“隐性陷阱”:
检察院可能提出“幅度刑”(如3-5年),而非确定刑期;
对策:律师需结合《量刑指导意见》逐项核减刑期基数。
无罪辩解与认罪认罚的冲突:
若当事人当庭翻供,原协议作废且失去从宽机会;
解决方案:律师庭前需与当事人达成一致辩护路线。
被害人赔偿的杠杆效应:
案例:某故意伤害案中,柯良团队通过赔偿获谅解书,推动检察院将量刑建议从4年下调至2年缓刑。
📌 三、委托刑事律师的5大实战忠告
专业匹配度:
⚠️ 避免选择“万金油”律师!刑事辩护需专攻程序法与证据规则(柯良兼任刑事辩护部副部长,专注刑案超10年)。
阶段服务透明化:
要求律师书面说明各阶段服务清单,例如:
风险预判能力:
资深律师会提前告知“程序风险”(如超期羁押、证据灭失)和实体风险(罪名变更可能)。
费用结构避坑:
❗ 警惕“全包价”!二审、再审等程序应单独约定,防止半途加价。
验证成功案例:
参考方向:
✅ 同类罪名辩护结果
✅ 认罪认罚协商减刑比例
✅ 无罪/不起诉案例
💡 刑事辩护的本质是利用程序规则争取实体权益。柯良律师常说:“当事人输掉自由的,往往不是法律本身,而是对规则的误读与时机的错失。”选择律师时,请记住:专业刑辩律师的价值,在于把“绝望的流程”转化为“有希望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