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知识产权法
  3.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如何有效辩护?李桂超律师解析三大核心策略与实务要点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悬在企业经营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涉案,税额达到250万元就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对企业与家庭都是毁灭性打击。那么,当企业或高管面临此类指控时,如何找到有效的辩护路径?李桂超律师作为盈科全球涉外刑事法律服务中心北京中心执行主任,专精涉税刑事案件辩护,曾成功办理多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不起诉、缓刑及减刑案件。今天我们就来解析这类案件的关键辩护策略。


一、罪与非罪:两大核心构成要件辩析

​(一)主观要件:是否具有骗税目的?​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如何有效辩护?李桂超律师解析三大核心策略与实务要点

传统观点认为,只要有虚开行为即构罪。但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的裁判观点明确:​​主观上必须具有骗取税款目的​​才能构成本罪。

在李律师代理的一起典型案例中,当事人为做大SAAS业务体量,设计了一套"假收费真免费"的商业模式:

1️⃣ 下游企业支付固定金额采购SAAS服务(虚假交易)

2️⃣ A公司向下游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3️⃣ 引入B公司作为资金通道返还下游企业款项

4️⃣ A公司为此支付10.5%的"开票费"

💡关键辩护点:A公司支付的开票费(10.5%)远高于可抵扣税率(6%),明显不符合骗税的经济逻辑。法院最终采纳了"​​主观目的是虚假繁荣而非骗税​​"的辩护观点。

​(二)客观结果:是否造成税款损失?​

增值税是流转税,​​国家税款损失必须整体判断​​。李桂超律师在辩护中强调:

  • 销项方是否如实申报纳税

  • 进项抵扣是否超出应纳税义务范围

  • 是否存在真实经营活动支撑

📌经典案例:某公司股东涉案税额500万,法定刑十年以上。李律师提出"未造成国家税款损失"的辩护:

  • 提交上千页证据材料

  • 整理十几份类似案例

  • 论证涉案交易存在真实业务基础

    最终刑期降至三年十个月,远低于检方最初建议。


二、三大核心辩护策略实战解析

​策略1️⃣:主观目的之辩——打破"一刀切"指控​

李桂超律师在辩护中特别注重区分三种虚开类型:

类型

辩护要点

案例效果

无货虚开

证明存在真实交易意向

避免升格量刑

有货代开

交易真实但开票主体瑕疵

刑期减半⬇️

特殊目的虚开

上市包装/融资需求

改变罪名定性✅

​策略2️⃣:税款损失论证——构建"四维分析法"​

通过一起税额895万元的案件,李律师团队通过以下维度破解检方指控:

  1. ​受票方实际抵扣情况​​:追踪资金最终流向

  2. ​开票方完税凭证​​:证明国家税款未流失

  3. ​行业税负率比对​​:揭示征税逻辑矛盾

  4. ​关联企业纳税闭环​​:整体税负平衡验证

    最终成功​​将涉案金额降至不足200万​​,刑期预期从十一年降至六年。

​策略3️⃣:证据链条解构——技术性突围​

在信息时代,电子数据成为关键证据。李律师团队采用:

  • ​电子数据鉴定​​:恢复删除的聊天记录、邮件

  • ​资金流向图谱​​:可视化呈现复杂资金回路

  • ​时间轴比对​​:验证业务真实发生时间

    👉 某案中通过恢复的微信记录,证明"开票费"实为技术服务费,彻底扭转案件定性!


三、全流程操作指南:四步挽回自由

​阶段1:黄金37天——捕前辩护窗口期​

⚠️ 许多家属误以为批捕后才能委托律师,实则大错特错!

  • ​第一时间会见​​:厘清涉案模式属"无货虚开"还是"有货代开"

  • ​提交不予批捕意见书​​:重点论证未造成税款损失

  • ​组织初步证据​​:收集业务合同、付款凭证等

    李桂超律师强调:​​批捕后立即提交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多次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才有可能捕后取保。

​阶段2:审查起诉——量刑协商黄金期​

认罪认罚案件中需警惕:

  • ​避免盲目签署具结书​​:检方最初建议5年以上,经辩护后降至3年10个月

  • ​精准计算税额​​:剔除重复计算和关联交易部分

  • ​提交类案报告​​:整理本地法院缓刑判例增加说服力

​阶段3:庭审攻防——立体化辩护矩阵​

💡 李律师团队独创"三流一致"质证法:

  1. ​货物流​​:物流单据与合同一致性审查

  2. ​资金流​​:银行流水与发票金额匹配度分析

  3. ​发票流​​:开票时间与业务发生时序验证

    通过解构证据链条,迫使公诉人当庭承认部分指控证据不足!

​阶段4:二审转机——聚焦三大突破口​

即使一审失利,二审仍有转机:

1️⃣ ​​事实认定错误​​:推翻审计报告的计算方法

2️⃣ ​​法律适用错误​​:援引最新司法解释

3️⃣ ​​程序违法​​:排除非法取证获得的言词证据


四、企业合规:从源头防控刑事风险

​(一)构建税务刑事合规体系​

李桂超律师建议企业建立:

  • ​发票三级审核制​​:业务员→财务总监→外部律师

  • ​业务真实性回溯机制​​:合同/物流/付款凭证"三统一"

  • ​大额交易特别审查​​:单笔超50万交易需法务前置审批

​(二)危机应对黄金72小时​

一旦涉税案件爆发:

  1. ⛔️ 立即冻结涉案业务流程

  2. 🔒 封存原始财务凭证

  3. ☎️ 紧急联系刑事律师介入

  4. 🤝 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稽查

​(三)新型商业模式风控要点​

针对跨境电商、平台经济等业态:

"许多企业沿用旧有模式,认为'以前也这么干、大家都这么干',但一旦案发,250万的税额就是10年以上,这是万万承受不起的!"

李律师团队创新推出"​​税务刑事健康诊断​​"服务,通过:

  • 企业税负结构分析

  • 业务流程刑事风险点排查

  • 高管责任隔离方案

    已为数十家企业规避涉刑风险。


结语:专业辩护的价值重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辩护不仅是法律技术的较量,更是对企业经营本质的深度解读。​​真正的有效辩护,需同时打通"税法原理"与"刑事证明"的双重逻辑​​——这正是李桂超律师团队每年代理数十起涉税刑案仍保持高胜率的根基。在数字经济时代,唯有将专业辩护前移为合规管理,才能真正守护企业与企业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