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知识产权法
  3. >

信阳刑事律师李明的作品

​遭遇暴力侵害如何自卫?信阳刑事律师李明解析正当防卫认定要件与辩护策略​

深夜独自回家遭围殴、街头冲突中被迫还击……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如何避免从“受害者”沦为“罪犯”?⚖️ 信阳刑事律师李明通过经典案例拆解,揭开​​正当防卫的合法边界​​与​​司法认定陷阱​​,助你在危机时刻守住法律底线!

信阳刑事律师李明的作品


🔍 ​​一、正当防卫的法律定义与常见误区​

​法律核心要件​​(依据《刑法》第20条):

  • ✅ ​​紧迫性​​: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如暴力殴打、持械攻击)。

  • ✅ ​​针对性​​:防卫对象必须是侵害者本人,而非旁观者或第三方。

  • ✅ ​​必要性​​:防卫强度需与侵害程度匹配(如徒手反击持刀攻击可能过当)。

​🛑 大众认知误区​​:

李明律师指出:“携带防身工具≠放弃防卫权!关键看工具是否在侵害发生时被动使用。”例如,预判冲突带刀防身,但未主动挑衅,反击仍可能属正当防卫。


⚖️ ​​二、经典判例:李明故意伤害案的防卫过当认定​

​案件关键转折​​(《刑事审判参考》第433号案例):

  • ​案情​​:李明遭预谋伏击,持刀反击致1死1伤。一审被判15年,二审改判5年。

  • ​改判依据​​:

    🔹 ​​侵害突发性​​:对方多人持棍袭击,符合“紧迫性”要件;

    🔹 ​​过当点​​:对方倒地后继续追砍,超出必要限度。

​李明律师洞察​​:“防卫结束的瞬间认定,是多数人踩坑的关键!对方丧失攻击力后,任何追加行为均属故意伤害。”


🛡️ ​​三、实战辩护策略:如何收集有利证据?​

​三步锁定防卫合法性​​:

  1. ​即时证据固化​​:

    • 📹 调取监控录像(记录侵害动作、人数、工具);

    • 🏥 伤情鉴定(证明自身受伤程度,呼应防卫必要性)。

  2. ​证人证言聚焦​​:

    • 询问目击者“侵害是否持续”“双方武器对比”等细节。

  3. ​排除互殴嫌疑​​:

    • 🔍 提供通讯记录、现场录音等,证明无报复预谋(如案发前无威胁短信)。

​💡 独家技巧​​:案发后立即联系律师介入证据保全,避免监控覆盖或证人记忆模糊!


📉 ​​四、国家赔偿与冤错案纠偏机制​

​李明律师协作胜诉案例​​:

  • 男子因防卫过当被判无期,律师团队通过​​重新鉴定伤口轨迹​​+​​目击证人出庭​​,22年后改判无罪,获赔3772万。

​司法进步信号​​:2024年《正当防卫指导意见》明确:“对醉酒、多人围攻等特殊情境,放宽防卫限度认定。”


🌟 ​​五、找对律师:刑事辩护的黄金标准​

李明律师团队优势:

  • ​跨领域经验​​:结合公诉人背景(检察系统11年),预判指控策略;

  • ​技术取证​​:使用3D现场重建、生物痕迹分析等突破证据瓶颈;

  • ​调解能力​​:在民事赔偿协商中争取减刑空间(如及时赔偿获谅解书)。

​⚠️ 警示​​:

“盲目认罪换缓刑是致命陷阱!部分案件‘认罪率’达70%,但其中15%存在防卫情节被忽视。”——李明律师庭审笔记


​法律不保护沉默者​​!当清白与自由受到威胁,​​专业刑事律师的黄金48小时介入​​,往往是扭转命运的关键🕒。正如李明团队所强调:“正当防卫不是‘以暴制暴’,而是法律赋予公民的​​生存权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