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律师咨询 正文内容

证据保全清单怎么填写(公安机关证据保全流程)

中国法学 2023-08-08 02:08:48 律师咨询 2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证据保全清单怎么填写,公安机关证据保全流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征地拆迁案件中,如何收集、保全证据

老百姓面对拆迁时,若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有一点总绕不开,那就是证据。那今天就浅谈一下跟证据有关的东西,看看哪些证据能有助于维权。

证据保全清单怎么填写(公安机关证据保全流程)-第1张图片

不了解这一点,很可能最后收集到的证据,法院不认可,从而白耗费功夫,影响到最后的维权。

在拆迁中以下这些证据是最重要的,见到了一定要好好保存。

1、加盖公章的文件

拆迁是行政行为,所以一定要关注盖有公章的各种文件。征收行为如果没有盖有公章的文件,基本就是违法征收行为。如法律规定在发布征收公告前是需要获得征地批准,而有时见到的“未批先占”,就是缺乏审批手续的一种征收。

有老百姓反映自己并没有见到过征收公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征收公告或者老百姓第一次遇到征收,见到了也不认识,更何况有很多征收公告未必带有“公告”二字,还有一些地区的公告下发的并不规范。

一份合格的征收公告一般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项目,名称不一定都带“公告(或通告)”二字,只要能起到公告的法律效果且有公章的文件都可以算作是征收公告。

2、评估定价

在拆迁中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关于补偿多少的问题,如何确定补偿多少呢?法律有不降低被拆迁人生活水平的原则性规定,但究竟补偿多少,需要有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确定。这个环节直接影响最终补偿的落实。需要注意对方实地勘察后出具的登记表、明细单等书面资料。

尤其要关注之后出具的评估报告,如果不满意一定要及时表达异议去申请复核。而在评估阶段出具的东西一定保留好,有自己签名的东西要留下一份原件或者拍照。

3、征收决定和补偿决定

在国有土地征收中特别要注意征收决定和征收补偿决定,名字接近,要小心区分。这两份决定都是可以起诉的,合法的决定都会告知起诉期限。如果你手里没有这两样东西,到法院起诉,很有可能出现对方不承认你的诉讼主体地位,从而法院不支持你的情况。

但有时征收方没有下达征收决定和征收补偿决定,而实际上确实作出了该决定,只是没有给到被征收人手里。因为合法的征收程序都有这些东西,此种情况下你可以通过法律程序申请获取。

4、录音可以作证据吗?

大概是受影视剧的影响或者为了心理上有安全感,被拆迁人倾向于在与拆迁方协商的过程中录音。

那么,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吗?

法律规定在不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收集的视听证据是有效的。而在拆迁中,老百姓的的录音往往都是在拆迁方主动跟自己协商的情况下录制的。可以说相当于一个谈话记录,内容也跟自身权益有着密切联系,涉及不到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符合证据三性(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的要求,可当做证据使用。

不过,因为老百姓对证据规则不了解,在录音时,不管拆迁方说什么都会一字不落的录下来。好处是录音系统完整,坏处是提取有用片段时会十分麻烦。为了保护证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千万不要私下对录音进行剪辑处理,以免影响到证明能力。

结语:

证据是对已发生事实的记录,在非亲历者无法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时,证据是用来还原事实的工具,但是还原技术的好坏,决定了非亲历者对事实的感知。所以,若想让证据发挥最大效用,最好维权时咨询一下专业人士怎么处理。

诉前保全是什么意思诉前保全是什么意思

诉前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为保障诉讼权利的实现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目的是防止被诉方在诉讼过程中采取影响诉讼结果的行为,从而保障诉讼权益的得到实现。具体的诉前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方式。诉前保全在民事诉讼中应用比较广泛,但在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需要注意的是,诉前保全的实施必须经过法院的审查和批准,否则会受到违法的影响。

一边起诉一边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供什么担保

民事案件诉讼保全有三种,按时间阶段:诉前保全,诉中保全,执行前保全;按对象:分为财产保全,证据保全。

诉前保全有财产和证据保全,财产的话必须提供提供担保,证据一般不需要提供担保。

诉中保全也分财产和证据,财产的话法院看情况,需要申请人提供担保的,必须提供。证据一般不需要提供担保。

公安机关证据保全流程

(一)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保全的证据必须与案件有关联,即该证据能够作为证明双方当事人之间民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根据。

2.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

3.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商标权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诉前或者诉中提出书面申请。专利权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诉中提出书面申请。人民法院执行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措施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同时进行证据保全。

4.保全证据可能导致被申请人财产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二)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应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当事人及其基本情况;申请保全证据的具体内容、范围、所在地点;请求保全的证据能够证明的对象;申请理由,包括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且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具体说明。

2.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申请人主张的民事关系(如被申请人实施了侵权行为)的初步证据。

3.人民法院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有效的担保手续。

保全是什么意思

保全是指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一种司法行动,其目的是保护当事人有效行使诉讼权时所需要的证据、财产或者其他利益。司法行动包括保全令、保全申请、保全裁定等。通常情况下,当事人或者原告在诉讼中可能会遭遇一些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此时可以向法院申请保全,以保护自身的权益。

保全的案号是诉讼的案号吗

保全的案号就是当事人提起诉讼时的案号。当事人在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诉讼的同时或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向法院申请对被告财产进行保全。

如果当事人是在提起诉讼之前向法院申请保全的,法院裁定采取保全的案号就是当事人诉讼时的案号。

诉前证据保全和诉前保全的区别

很高兴能与你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一、诉前证据保全是指:因某种原因,可能导致证据毁损、灭失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人民法院将保全的证据进行封存并妥善保管,在需要时进行使用方。证据保全的目的是,有利于查清案件的事实,让法官客观、公正理牲的对案件作出判决处理。

二、诉前财产保全是指:为了将来判决的顺利执行,避免一方当事人将财产转移而申请人民法院采取的一种控制性措施,即将登记在被告名下的不动产、动产或其他财产权益限制其转移而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在采取控制性措施时,都是在登记机关出具裁定书限制转移的方式,对实际标的物在不影响案件的正常情况下,仍然可以让被查封者保管使用。

三、两者的区别是:(1)目的不同,证据保全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诉讼,查清案件事实,是为了诉讼目的。财产保全是为了今后判决书中所确定的义务能顺利执行,是执行目的。(2)对象不同:一个是证据,一个是财产,两者的对象不同。(3)结果不同: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诉讼结果将会失败,失败的结果将不会导致保全财产的执行。因此,证据保全与财产保全相互关联,其重要性缺一不可。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欢迎 发表评论: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