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知识 正文内容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有什么不同(谁能用直白通俗的方式解释一下刑事诈骗和民事欺诈的区别)

中国法学 2023-08-09 11:08:04 法律知识 30 0

大家好,关于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有什么不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谁能用直白通俗的方式解释一下刑事诈骗和民事欺诈的区别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民事案子判完了,还可以控告合同诈骗吗

合同诈骗罪是刑事犯罪,属于公诉案件。如果你认为此案构成合同诈骗罪,可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进行检举举报。事实上,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法院在受理或审理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发现有刑事犯罪线索或事实时,应当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既然此案已经作为民事案件宣判,再作为刑事案件向公安机关检举,公安机关受理的可能性几乎为0,除非你有影响案件性质的重要新证据。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及00年代出现了大量公安机关以诈骗类罪名插手民间纠纷的案例,为防止权力滥用寻租,最高法等下发司法解释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规范,之后公安机关受理此类案件都十分慎重,更何况此案已经经过民事判决。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有什么不同(谁能用直白通俗的方式解释一下刑事诈骗和民事欺诈的区别)-第1张图片

不履行合同,就是合同诈骗吗为什么

感谢邀请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能连基本法律常识都不清楚,简单用通俗语言给您介绍一下:

1、你提出的不履行合同,合同必须是有效合同,双方在平等地位下自愿签订的,且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方利益。这类合同属于民事案件,一方不履行,就要请法院判决,一方不履行判决,就要请法院利用国家权力,逼他履行。国家对于这类案件是不告不理的。

2、合同诈骗,是有人虚构合同,拿没有的合同或者不能履行的合同骗钱,这类属于刑事案件,遇到这种情况,你只要报警,剩下就有国家管了,公安调查取证,检察院提起公司、法院判刑,当然骗你的钱属于民事部分,法院也会一并判决。

3、两者区别在哪里呢?民事案件类型,不履行坑的是你一个人,而且签订合同时你情我愿的,而刑事案件类型,可能坑所有人,签合同时候不清楚请示情况,所有国家来打击。

两者比较容易区分,只能查明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签合同时候是不是存在欺骗(不存在或者根本不能履行)。当然,很多时候你觉得是诈骗,但是提供不了证据,警方是不会随意立案的。只能告诉你是民事纠纷,自己去法院起诉。

想了解法律知识请关注我,遇到的问题直接私信,会给您一些分析和合理建议~

诈骗后只要退还一小部分钱,签署一份不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就不属于诈骗了吗

题主所提问题表述不是很清晰,建议修改为“诈骗得手后退还一小部分钱,并同被害人签署一份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就不属于诈骗了吗?”简要回答几个要点:

第一,题主只是称诈骗得手,但诈骗的数额是否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未知,该案是属于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未知;

第二,诈骗行为人同被害人签署的所谓“合同”,应属于退款协议、和解协议书、谅解书之类的文书,而非民法上的合同,对于和解协议书等文书是否有效,要由办案人员根据双方当事人是否完全出于自愿、不存在威胁、强迫等情形认定,此类文书并非完全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诈骗得手后,无论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无法改变诈骗既遂的本质,不可能因诈骗行为人的退赃行为而导致案件性质的改变,即诈骗仍然是诈骗,不会完全“洗白”;

第四,诈骗得手后,诈骗行为人应当将诈骗所得赃款全部退还被害人,这是诈骗行为人的应尽义务,还只想退还一部分?

第五,诈骗行为人主动退赃、并且得到被害人谅解,可以作为办案机关对诈骗行为人从宽处罚的一个情节。

总之,违法犯罪后的退赔、退赃表现,既是违法犯罪人的义务,也是公安司法机关办案时的一个重要从轻处罚或从轻量刑情节,当然诈骗定性本身绝不可能因为退赔、退赃而发生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多年刑事审判生涯,走出体制看刑辩,为自由与尊严而辩,欢迎关注法门律匠

谁能用直白通俗的方式解释一下刑事诈骗和民事欺诈的区别

有很多的不同:

①后果不同,刑事诈骗会被判刑,民事欺诈不会被判刑;

②是否基于非法占有目的不同,刑事诈骗强调基于非法占有目的,民事欺诈更多的是一种不诚信行为,与非法占有目的无关;

③责任不同,刑事诈骗最坏的结果是被判刑,但是民事欺诈最多也就是合同无效,自始无效;

④举证责任主体不同,刑事诈骗是公诉部门承担举证责任,举证不了就是无罪。而民事欺诈是原告承担举证责任;

⑤适用条文不同,刑事诈骗是依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而民事欺诈是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综上所述,很多地方的职能部门,将大额的民事欺诈认定为刑事诈骗,这是完全不可取,也是违反相应法律规定的,这点尤其要注意。

老赖算诈骗吗

老赖不算诈骗,但比诈骗更恶劣:诈骗是利用人的贪念,双方都有责任,而老赖是利用别人的善意和同情心,罪大恶极!

如何区分民间借贷和诈骗公安局怎么认定为诈骗可以立案

区别占有与非法,才能正确认定民间借贷和诈骗,具体分析如下,供参考。占有的认识我们知道所有权有四项权能,即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如何理解占有是关键。排除他人占有。排除权利人占有是构成诈骗行为的首要条件,至于权利人的所有权是否正当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诈骗他人盗窃、抢劫所得财物同样构成诈骗。自己或者他人占有。排除权利人占有后,自己或者他人占有是构成诈骗行为的另一要件。自己或者他人没有占有,可能是未遂行为,只有数额巨大才能构成犯罪。自己或者他人按物的效能使用是区别诈骗行为与毁坏行为的要素。当行为人遵从物的效能使用诈骗的财物,可能构成毁坏类犯罪。正确认识“非法”有人认为非法是违反法律规定,如,构成诈骗罪的非法性源于违反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实际上,构成诈骗罪的“非法”是对民事义务的违反,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没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正是对“非法”的错误理解,造成民间借贷行为被认定为诈骗罪。一般而言,我们判断“非法”主要是对义务违反寻求答案,只有行政犯可能需要通过法条来获得答案。这样,我们可以将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排除出诈骗罪。2019年7月23日,两高等公布《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将借贷行为规定为非法经营罪,将民间借贷行为最大限度的排除出“套路贷”诈骗犯罪。非法放贷尽管利息等费用畸高,但毕竟来自于借款人的承诺,出借人索取没有违反义务来源。民间借款建立了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对占有没有非法,但手段行为可能非法,如,拘禁他人等。同样,这里的“非法”违法义务的来源,并不是来自于刑法非法拘禁罪的规定,而是来自于民法的人身权,刑法有选择的将严重侵犯人身自由权规定为犯罪。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构成诈骗罪有独特的行为过程: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物→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因此,民间借贷有真实的借款关系,基于承诺,行为人索取高利息本身并不构成诈骗罪,理由是借款人没有基于错误的认识处分财产。由此看来,真正的民间借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很难构成诈骗罪。只有没有提供借款,通过诉讼等方式,有构成诈骗罪的可能性。此时,受骗的是有处分权的法官或者仲裁人员,此即所谓的“三角诈骗”。

被骗了一万八,报警说不构成诈骗,让到法院起诉,有用吗

我***律师,很遗憾看到你的问题。

第一,公安不予立案是正确的。

理由有:1.对方还了你一半的钱了,看不出来诈骗。2.你有对方的身份证完全可以诉讼解决,公安对于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的类似于诈骗的案件,一般不予立案。

第二,你完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追讨这笔钱。

不知如何诉讼的,***律师,或者私信我。

第三,这人应该是经常干这事,对于刑事风险把把控的比较好。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当有一天涉案人数多,涉案金额大的时候,就是公安对他收网的时候。

第四,对于你,你只能去法院起诉。以后遇到这种事,还是事***律师比较好,可以私信我。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欢迎 发表评论: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