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律师咨询 正文内容

行政强制执行一般程序(行政执行的含义及三个阶段过程的主要内容)

中国法学 2023-08-10 17:08:24 律师咨询 24 0

其实行政强制执行一般程序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及三个阶段过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行政强制执行一般程序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什么是行政程序处理决定书

强制执行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二)强制执行的理由和依据;(三)强制执行的方式和时间;(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五)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做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需要经过的程序:1.义务履行监督和执行保全。在决定强制执行前,主管机关应当确定对方法定义务履行状况及其法律性质,未执行提供必要依据;发现对方有隐藏,变卖,转移,毁损执行物的,要求对方提供担保。2.做出正式的执行决定前并先告诫对方,要求其履行,告诫以书面形式做出,并送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履行期限内任然不履行。行政机关,可以做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并以书面形式出具决定书。3.对生效的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执行机关按法律规定方式执行。主要方式有,代履行、执行罚、直接强制三种。

如果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多久会有结果

执行立案以后,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在网络上对被执行人的所有银行账户和房屋,车辆状况进行查询,因为最高法院已经对所有的案子进行监控,如果他们在一定的时间这里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是会被上面通报的,次数多了会给处分。

查询完了之后,如果有财产,直接在电脑上提取冻结,很快就会有结果,如果有车辆有房产,他们会尽快跑过去把车辆或者房产给他查封了,随时等待拍卖。

但是80%的案子就是经过查询,没存款,没房没车,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直接找到被执行人的家里面去,给他发放执行通知书,要求他们申报财产,如果拒不申报财产,或者申报财产不实,有可能被司法拘留,只要能找着人,有一部分还是可以通过施加压力的方式顺利执结。

但是遇到最多的是过去之后连人都找不着,到他家里面去转一圈,找不到人,问他家里面人说出去打工了,没有联系方式也找不着。或者就是你到村里面去问,人家村里面的人,一看法院的人过来了,或者开着警车过来的,直接就告诉我不认识这个人。执行局的人又从来没见过这个人是长什么样子,即便碰到半路上,他都认不出来。执行难就出来了,在执行案件的过程中,法院的义务是认真的去执行,而申请人的义务就是积极主动的去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或人身信息。因为申请人最了解被执行人,最容易找得到被执行人,同时也认识被执行人。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自己主动的去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和人所在的地方,如果一两个月了,法院还没有动静,那就在被执行人门口看着,如果发现他在家里面,给法院打电话,让过去拘留,如果数字不大,一般都可以得到执行。

但是如果你自个也找不到被执行人的人身财产信息,法院通过好多手段也找不到他的人生财产信息,这样的话,就只是你的投资风险了,不可能所有的案子都会被法院执行回来,不可能别人借了你的钱,别人都里面没有法院给你掏,法院的职责,只是给你认认真真的去查找,找到了,认认真真的去执行。法院找不到,你积极主动的去找,要是你也找不到,那就大家再继续找,当然主要是你自己找,等他的孩子结婚了,收了一大堆礼金,提前沟通法院,扣它个80%还是可以的。

只能帮你帮到这里了

行政拘留执行是自己去还是强制执行

行政拘留是自己去,一般的行政案件先受案,然后进行调查,传唤,询问,讯问,检验,鉴定等环节。如果证据确凿充分,就会事先告知。然后裁决,送达。被处罚人收到处罚决定书后如果不服裁决可以提出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如果不申请复议或诉讼那就要履行处罚决定。

准备法考过程中,如何高效的学习行政法

行政法属于程序法,入门难、但好得分,掌握下面这些技巧,就能做到高效备考行政法。

一、行政法是考程序

在法学上,行政法属于实体法,但法考里,行政法属于程序法,首先行政法一半以上的分值是考行政诉讼和复议,其次行政实体法部分也是考程序,不是实体法的考察思维,如行政处罚爱考的是简易程序,听证程序,交罚款的程序,而不爱考这个行为要不要处罚,或者怎么处罚。所以行政法几乎百分之80的分值都是考程序的。

行政法是很多人遇到的第一个程序法,从实体法到程序法的转变是突然的,很多人接受不了。刑法老师可以讲的精彩绝伦,各种奇葩案例讲完大家瞬间折服,但程序法老师讲程序,重点是梳理清楚要点,没办法讲实体精彩的案例,即使讲了,你也做不对题(因为考的还是程序),程序本身就是枯燥,混乱的,后面小法更是如此,希望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二、程序法入门难,但好得分

我自己讲课,行政法和刑法我都讲过,而且讲了几年了,我知道这些科目的难度。刑法可以讲得很不错,让大家有兴趣,理解好,但实际考试会考的很活,很难,因为一个点,今年考什么案例真的不知道,考生悟性差点,灵活性差点,或者忘记了一些例外规定,就做不出来,甚至遇到一些奇葩的,我们老师都有争议,如火灾救了女朋友,没有救妈,到底算不算犯罪?公布答案后大家都没争议,但当年考完,各个刑法大咖对此结论都不一致。

所以实体法是入门简单,听点有趣的例子就懂了,考试也都看得懂,但考新的案例,就不一定会,实际考试大部分人都拿不到太多的分数。

但程序法不一样,程序法考的固定,基本都是直接有法条依据的,这个程序该怎么走,法院要怎么处理,都是固定的,基本没争议,考试也不会考很多新的例子,都是考这些程序,只是考的偏还是常规的问题。

所以程序法是,入门难,枯燥,乱,但入门了,梳理清楚了,多背背,多做做题,考试得分率就会很高,而且考的很多是重复的。

其实刑法也类似,开始总则觉得简单,但实际考试得分率很低,因为考的千变万化,出题人往往在这些理解的部分出难题;分则和刑罚觉得多,碎,不想弄,但只要你多复习几遍,下点功夫记清楚,分则和刑罚的得分率会很高,因为记忆的部分大多都是重复的考察,不会考难,考偏,分数高的往往是分则学的好的。

三、行政法更好得分

刑法、刑诉、行政,这三个公法的大科目里,行政法是最好的得分的,我没说最简单,我说最好得分!因为出题人每年行政法考的很温柔,很常规,重复的多;刑诉老师很变态,每年都会乱弄一些题,而且刑诉修改后,很多新的命题点;刑法居中,但考的很活。

1.行政法法条陈旧(很多都是十几年没改的法,我们官本位的体制,决定了约束行政权很难),可考的点基本都考过了,所以你多做一些真题会发现,很多都是重复的,既然重复,就可以突破。

2.行政法难就难在考的细,很多细节拿来考,听证程序是几天之内申请,多久去诉讼等,细到会让你觉得行政法很恶心,你咋不考点有意义的,考这些玩意?!但另外一方面,虽然细,但爱重复考,行政法很多难题,ABC三个选项看不懂,但D就是问一个常规的细节,6个月诉讼之类的,所以细归细,但它重复!

3.但行政法有个难点,就是要熟悉我们国家行政体制和层级,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有哪些,政府和公安局是什么关系,不然就学不懂,很多人以为省公安厅就肯定比市政府大,可以管市政府,这些其实是一个法律人最基本的常识,如果你连这些都不知道,肯定学不懂行政法。如果不了解我们国家行政体制,不知道行政主体上下层级关系的,可以去找下我的专题讲座学下,文章后面有获取方式。

4.行政法考程序,但程序要点不多,我们整理完推背图发现,行政法考点其实是诉讼法里面最少的,民诉比行政法多一些,但多的不是太多,刑诉比行政法多百分之60。

综上,行政法虽然考的细(细到恶心),但基本细节都是重复的考(因为法条老,该考的都考了好几次了),你把真题考过的细节都背了,绝对不会超出,而且行政法考点不多,可以突破。

只是行政法入门比较难,要了解行政体制,多背背程序细节,效果才好,如果只是听完课,没有背细节,程序没梳理清楚,做题肯定会很差。

四、程序法怎么学?

(一)一定要梳理,按照流程图梳理

程序法包括行政、刑诉、民诉三个科目,这三个科目都考程序,行政法是接触的第一个,请大家按照下面几点学习,否则听再多课都是晕的。

程序是没有体系的,每一步程序和前面章节基本没什么关联(不像刑法,犯罪形态和因果关系有关联,分则罪名和总则有关联),每个知识点相对独立,所以学起来会感觉很乱,很碎。

但程序法是分步骤和流程的,因此你要以程序怎么走来思考和梳理考点,有种东西叫流程图,你可以以流程图的形式梳理要点,这样就不乱,不会画你也可以写第一步,第二步,这样分步骤写,要体现一个先后顺序,这就是程序,知识点不是平行的,是有先后的,要体现这个!

如行政法在前面行政规章制定程序上,就可以每一步怎么走梳理好,每一步下面再写出细节考点;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每一步怎么走,爱考的细节是什么,这样的就清晰一些。

如下图,梳理的许可监督程序,细节和区别都梳理好了,后期就靠这个小图就可以复习,行政法全部梳理完,应该就20-40页笔记,内容不是很多,就是碎和乱。

如下图整理的刑诉的整个程序,和每个阶段的考点,这样写完后,每个程序的考点下再细化一下,写一些细节和关键词,就会很清晰,后面多读几遍,程序法就可以突破。

梳理这个东西一定要自己来,讲课很难讲,最好自己画一下,否则你还是会乱,就跟看宫斗剧一样,你不梳理下故事线,再精彩,你也感觉乱,拿张纸,画画故事线,就很清晰。

老师讲课肯定不如宫斗剧精彩,法律程序肯定比宫斗剧复杂和枯燥,所以你凭借听课,肯定没印象,记不清,做不对题,乱。

自己梳理下,写写细节,做做题加深印象,效果就很好了;时间实在少的,至少也要在讲义隔壁抄关键词巩固细节,抄关键词很重要,不然你学完就忘记了,前面时间浪费了,白学!

(二)一定要多记,多巩固

程序法偏记忆,所以要多记,多读!梳理完,程序清晰了,后面一定要自己多记一下,记不是背,多读就好。具体复习和巩固的顺序如下:

1.要先按照上面说的梳理一下笔记,如果厚厚的书,很乱,没有梳理清楚,很难读下去,也没有逻辑,是乱的,所以前面自己要梳理一下。

2.梳理完后读2-5遍关键词,读只需要读关键词就好,如果全部读,没时间,也没必要,考点就是那个关键词【前提是你听课或笔记的时候抄关键词出来,否则你后面复习要全部读,浪费更多的时间】。

3.每天固定1小时左右读几个章节,读关键词,平均分到每一天,坚持读2-5轮,要趁热打铁,否则越到后面忘记的越多,学完立刻梳理,读熟,前面学的效果才有。

4.如果容易分心,或读不下去,读着想刷手机,我个人建议以抄关键词的方式复习,这样不容易分心,吸收也更好,拿个草稿纸,今天把几个章节的关键词抄了,边读边抄,可以很高效的完成记忆,抄2遍,知识点就很熟了,比读10遍效果还好。

(三)坚持多做题

做题也是很好的记忆,建议程序法学完立刻做题,正确率不高,也硬着头皮做下去,然后错题再做一遍(或整体在做一遍),错的点抄一下关键词在笔记或讲义上(不是抄错题,错的点抄一下即可),后面读的时候也重点读一下。

五、行政法最终的建议和学习方法

1.第一遍不要自己看,看不懂也没效果,直接跟老师的课程学。

2.程序法主要是梳理清楚,所以能用讲义最好用讲义,不要用书,不然后期二三轮记忆繁琐,前面重点也不清晰;今年疫情影响,内部讲义很多还没出,讲义可以用去年的,行政法没什么变化,有个行政协议是新增,后期单独学下即可,APP(觉晓法考)的课程界面,就有李佳老师内部讲义和课程。

行政强制执行一般程序(行政执行的含义及三个阶段过程的主要内容)-第1张图片

3.学习期间记得抄关键词笔记,不要学完后书还是一片空白,乱的部分通过流程图的形式梳理下。

4.学完后立刻做题,做题错的点一定要抄一下关键词(不是错题,是关键词),在讲义/笔记对应的位置;做完再做一遍错题,加深印象。

5.完成后,自己读2-5遍自己抄的关键词和流程图,不用读讲义的全部内容,读关键词就好,读着容易分心就抄2遍关键词。

6.行政法疑难和重点部分,还有对我们国家行政层级关系不清楚的,可以跟一下我的专题,里面讲了行政体制和层级关系,各个具体行政行为要点对比,行政诉讼重点制度,关联的题目也讲了,如下图这些行政体制。

行政执行的含义及三个阶段过程的主要内容

行政执行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行政行为实施的强制执行活动。它包括三个主要阶段:执行准备阶段、执行过程阶段和执行结束阶段。第一阶段,执行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执行案件的登记、受理、审查、取证和执行计划的制定等一系列准备工作。第二阶段,执行过程阶段是行政执行的重要阶段,主要是指法院、行政机关等按照执行法律文书的规定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等强制措施,以实现强制执行的目的。第三阶段,执行结束阶段主要是指取得执行结果、解除和办理相关手续等。总之,行政执行是保障行政法律文书强制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行政法律文书效力的作用。

所谓“行政手段”具体指哪些

行政手段的概念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比如工商局的检查,税务的查税,政府的命令等等。

法律规范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分类:

1、按照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2、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可以分为确定规范和非确定规范;

3、按照法律规范机关、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法律、法令、条例、决议、命令、守则、合同、标准、规章制度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行政手段的特点:

1、权威性。行政手段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行政命令接受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主体的权威大小。提高领导者的权威有助于提高行政手段的有效性。

2、强制性。行政强制要求人们在行动目标上必须服从统一的意志,上级发出的命令、指示、决定等,下级必须坚决服从和执行。

3、垂直性。行政指示、命令是按行政组织系统的层级纵向直线传达,强调上下级的垂直隶属关系,横向结构之间一般无约束力。

4、具体性。一定的行政命令、指示只在特定时间对特定对象起作用。

5、非经济利益性。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经济利益关系,而是一种无偿的行政统辖关系,两者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利害关系的纽带。

6、封闭性。行政方法依靠行政组织和行政机构,以行政区划和行政系统的条块为基础实施,具有系统的内化约束力,因而产生封闭性。

行政机关向个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执行人是否可以申请听证或复议

行政机关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不代表一定会进入到执行程序。对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法院要进行审查,审查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是否有职权,事实是否清楚,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是否准确。审查后,做出准予执行或不准执行的裁定,只有做出了准予执行的裁定,才能到执行庭去执行。

法院应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之日起30天内做出准予或不准予执行的裁定,在这期间内,行政相对人如果对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有异议,可以向法院说明。

行政强制执行一般程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行政执行的含义及三个阶段过程的主要内容、行政强制执行一般程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相关文章

欢迎 发表评论: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