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法律 正文内容

交通肇事罪争议的问题有哪些(交通肇事案为什么会过追诉期限呢)

中国法学 2023-08-17 05:08:15 经济法律 26 0

大家好,关于交通肇事罪争议的问题有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交通肇事案为什么会过追诉期限呢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用别人名义买车后出事故有什么影响

发生交通事故后名义车主承担附加责任

借名买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由驾驶员或者实际车主承担责任,名义车主没有责任,因为名义车主对车辆没有实际控制权,没有从车辆的营运中获得利益。

这种情况类似于借用车辆,所以,名义车主不需要承担责任。

2021年交通事故男女比例

经过交警部门统计,截至2021年,全市驾驶人数量为176万6830人,其中男性驾驶人117万0471人,占总量的三分之二;女性驾驶人59万6359人,占总量的三分之一。然而,2021年我市全年交通事故责任方的男女比例为,男性503人、女性51人。

肇事者要不要与家属见面

最好不要,因为肇事者家属的亲人已经受伤了,心里特别难过,特别气愤。然后就肯定当时会特别的冲动,常言道:冲动是魔鬼。如果这时候你与肇事者家属见面的话,那可是针尖对麦芒,很可能起更大的冲突,场面无法控制。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所以还是三思而行,最好不要见面。

交通肇事案为什么会过追诉期限呢

肇事罪属于刑事案件,这个追诉时效会根据判刑的多少而发生变化,交通肇事是一定程度上面造成的,而不是出于故意的目的。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交通肇事是否对伤者垫付的问题,总会有两派激烈的辩论,为什么

的确是这样:每当遇到交通肇事是否提前垫付的问题,为什么就会有两派激烈的辩论?

笔者以前经手处理过一些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垫付的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急需立法规范的问题。

例如:一起交通事故,受害者生命危在旦夕。在ICU,一夜就会花费上万元,做个不大不小的骨科手术,十几万不算多。

于是:

医院说:我们不是慈善机构,病人危险期已经过去,请缴费,不然停药。

伤者说:是某某撞伤了我,应当他交费。我受了这么多罪,叫我缴费天理何在?

肇事者说:我买了保险,应当保险公司缴费。

保险公司说:他买了保险不错,但是保险公司是否拿钱,拿多少要法院判了才能拿。现在凭什么叫我们拿。等着判决下来吧。

转了一圈,谁都不想拿,但是事实是,不交钱就无法医治,搞不好小伤成大伤、大伤成残废,残废成死亡。

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一个是法律并没有规定交通事故垫付款谁来付,应当付多少、该付不付的如何处罚。

第二个是,肇事方和受害者互相不信任,肇事方交了垫付款担心伤者耍赖不退还,伤者担心肇事者玩失踪变老赖。

第三是当事各方,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在第一位,把自己的责任、义务抛到脑后。

因此,比较好的办法是,由法律明确规定交通事故伤者的垫付款怎么付,由谁付,该付不付的怎么处罚,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争议了。

例如,这样规定比较合理(笔者建议):交通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应当在交警责任认定后按责任比例在保险限额范围内垫付医疗费用,保险公司限额不足的,差额部分由肇事者垫付;垫付数额以满足救治伤者医疗费用为限。应垫付不垫付的,按应赔偿额加付20%的赔偿数额以示惩戒。

交通肇事案件能私了吗有何法律依据

一些警察不知何故,会建议私了,说明私了是可以的。有非份之想的人喜欢私了,正统观念的人不喜欢私了。无所谓好与不好,就看你是否遇到好的警官和好的法官。

交通肇事罪逃逸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交通肇事罪逃逸的理论意义在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社会的秩序,体现了法律对人身安全的保护。

现实意义则在于惩治逃逸行为,维护交通安全,保护被害人权益,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逃逸行为的追究也有助于加强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的法治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交通肇事罪争议的问题有哪些(交通肇事案为什么会过追诉期限呢)-第1张图片

关于交通肇事罪争议的问题有哪些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相关文章

欢迎 发表评论: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