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包括哪些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包括哪些以及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行政许可法十二条释义
第十二条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五)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释义」本条是关于行政许可设定
设定行政许可,应当规定行政许可的什么东西
《行政许可法》第十八条规定:“设定行政许可,应当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这是关于设定行政许可必须具备的条件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关系到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主体、条件、程序和期限。
1、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法律只有得到良好的施行,才能成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行政行为本身就是行政主体作出的执法行为,凡是有行政权的设定,就必须明确行政权的行使主体,否则权力很容易被滥用。考虑到行政执法主体的多样性和行政权力的扩张性,有必要在设定行政许可时明确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2、行政许可的条件。行政许可的条件是对相对人获得许可,从事法律禁止的活动所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它既是对申请人的限制,也是对行政机关的限制,是对申请人行为和行政机关行为的标准和指导。若对行政许可的条件不加以规定,那么,申请人将无所适从,行政机关的行为也将有更大的随意性。条件必须是明确、法定、公开、公平的,不得含有歧视性的因素。申请行政许可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被申请的机关是有权颁发许可证的机关;申请的事项在法定许可范围内;申请人符合法定要件等。
3、许可程序。行政程序违法也是违法,随着程序正义理念的成熟和发展,我们注意到行政程序是行政行为理性化的保障。能有效地引导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手中的权力,更好的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4、期限。“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行政行为本身是一个执法的过程,必然涉及到期限问题。目前我国尚没有制定颁布《行政程序法》,《行政许可法》只是对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作出原则性规定,至于行政机关作出各种具体行政行为的具体时限,只能分别在各个单行法律中加以规定。
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有什么
(一)合法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进行。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都应公开。
(三)便民原则。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应当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四)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和申请国家赔偿权。
(五)信赖保护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除非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确需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哪些规范性文件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部门规章不能设定行政许可。因此,可以创设行政许可的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第十二条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五)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行政许可的种类有哪些
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和适用条件的角度来说,大体可以划分为五类: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
2016年2月3日国务院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详见国发〔2016〕10号
附件:国务院决定取消的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共计13项)
1、价格鉴证师注册核准
2、甲级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认定
3、开采黄金矿产资质认定
4、地质资料保护登记
5、经营流通人民币审批
6、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审批
7、商业银行跨境调运人民币现钞审核
8、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
9、被清算的外资金融机构提取生息资产审批
10、其他期货经营机构从事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审批
11、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
12、民航计量检定员资格认可
13、资产管理公司对外处置不良资产备案登记、汇兑核准
行政许可的设置主体有哪些
行政许可的主体有:
1、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3、被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
4、其他主体。
法律依据
《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二条
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OK,关于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包括哪些和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行政诉讼判决分为哪些情形(哪些判决无效)
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都有哪些(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终止调查中其它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包括哪些)
劳动监察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理决定书可以起诉吗)
非法采矿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谁(非法采矿罪犯罪主体有哪些)
管辖分为哪些(行政区域和管辖区域的区别)
国税行政不作为(行政执法归谁管)
行政复议申请如何写(申请法院行政复议书怎么写)
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请问抽象行政行为是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不合法的行政行为是无效的行政行为吗有何依据)
行政诉讼管辖的特征有哪些(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属于哪个法院管辖)
行政给付事项(什么是行政给付)
商标代理人违反相关规定的行政责任有哪些(商标代理人资格考试取消了吗)
暂缓执行与中止执行(申请行政复议会暂缓执行吗)
行政给付什么意思(什么是行政给付)
结婚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程序有哪些(领结婚证到底是去民政局还是行政服务中心呀)
税务行政赔偿有怎样的程序(常用的有哪些科目呢租金和赔偿款怎么入账)
行政处罚的鉴定程序怎么走(伤情鉴定出来后派出所还需走哪些程序)
行政庭审中申请回避程序(行政诉讼庭审程序是怎样的)
对哪些行政不作为可以提升诉讼(还能上哪里继续诉讼注意什么)
行政追偿权的构成包括哪些(追偿权的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