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规热点 正文内容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情形(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延长审限需要什么理由)

中国法学 2023-08-10 08:08:28 法规热点 194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民事诉讼延期审理情形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民事诉讼延期审理情形的知识,包括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延长审限需要什么理由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刑事立案久拖不决民事还能审理吗

一般不能

刑事立案久拖不决民事一般不能审理。

民事诉讼活动中,如果涉及到犯罪的,本着先刑后民的原则,一般刑事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才能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权利。所以刑事诉讼未结案,一般不能提起民事诉讼。

开庭后要延期判决,一般要延期多少时间

可以申请延长审理期限,但要有合法的理由,同时要得到办案法院的批准。法院审理期限是指某一案件从人民法院受理到做出裁判的法定期间。为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司法公正,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审理期限的规定,在具体适用中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各类案件的审理期限。(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可延长3个月。(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不得申请延长,如无法按时审结,应转入普通程序。(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期限为30日,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0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4)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由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3个月;审理对民事裁定不服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0日。

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延长审限需要什么理由

案件从简易程序转入普通程序后,虽然适用的是不同的程序,但是案件并不需要重新立案和重新送达起诉状副本,这些工作在简易程序中已经完成,不需要而且也没有必要重复。

在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后,只需要重新确定开庭日期,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组成人员,重新送达开庭传票,按照普通程序的要求进行开庭审理即可。

因此转入普通程序后,案件的审理是延续的,审理期限仍应从案件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即原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期间也应理所当然地计入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期限之中,而不应从转入普通程序之日起重新计算。

当然,遇到特殊情况确需延长审限的,可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依法延长。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情形(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延长审限需要什么理由)-第1张图片

若案件由简易程序转入普通程序后,审限从转入普通程序之日起重新计算六个月的话,那么就会人为地将案件审限延长到9个月,就是说一件民事案件不需办理延长审限手续,也可以在9个月内审结。

这显然是把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机械地隔离开来,而且与我国民诉法有关审理期限方面的规定相悖,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欢迎 发表评论:

test